您好!欢迎来到张家界天子山景区网!

桂林象鼻山

我的月亮° | 举报

其他回答

象鼻山:位于桂林市东南漓江西岸,象鼻山因山形酷似一只站在江边伸鼻豪饮漓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。象鼻山是桂林山水的代表,桂林城的象征城徽,桂林乃至广西地方产品多以象山作为标记。象鼻山海拔200米,高出水面55米,长108米,宽100米。山体面积1.3公顷,它是由3.6亿年前海底沉积的纯石灰岩组成的。

象鼻山:原名漓山,又叫仪山、沉水山,简称象山。1986年依象鼻山辟建象山公园,园内以象鼻山为主体,还有“象山水月”、仿古建筑云峰寺、爱情岛、明代建筑普贤塔等景观,象鼻山是桂林重点的旅游景点。清代工部郎中舒书在《象山记》中写道:粤之奇以山,粤西之山之奇以石,而省城相对之象,则又其奇之甚。已故国家领导人杨尚昆同志曾说:“在象鼻山前要照像,才算来过桂林,这是独一无二的风景。”有道是:桂林之旅,从象山公园开始。

水月洞:在象鼻山的象鼻子与象腿之间,有一东西穿洞,高大明亮的洞底,旅行家徐霞客曾有描绘:“飞崖自山顶尺跨,北插中流,东西俱高剜城门,阳江从城南来,流贯而合于漓,上既空明如月,下复内外莹波, 象山水月”之称以此。每当月朗清风,水平如镜之夜,水月洞倒影,酷似一轮皎月浮江,江中二圆月并浮,一幅“水底有明月,水上明白浮,水流月不去,月去水还流”的绝妙意境。

象眼岩:出水月洞,沿石级登山,山腰有个20多米长,左右对穿的岩洞,好似大象的眼睛,因名象眼岩,象山南北两洞 景色各不相同,是眺望桂林风景的绝妙窗口。

剑柄塔:山顶有明代所建普贤塔, 为喇嘛式实心砖塔, 高13.6米。基座北面, 嵌有青石一方, 平雕“南无普贤菩萨”之像。远看塔似剑柄, 又像宝瓶, 有剑柄塔、宝瓶塔之称。

漓江双月:与穿山、塔山分布漓江两岸, 山形、塔影、明洞构成美丽的“三山景色”。站在象鼻山公园爱情岛上远望,穿山公园的穿山月岩与象鼻山水月洞远近相映, 呈现“漓江双月”的奇景。

海拔太高太耀眼 20   |   2021-08-01 01:58:15.396

举报 答案纠错
500 0

海拔太高太耀眼 20

采纳:41

简介 象鼻山又称仪山、沉水山,简称象山[1],位于漓江与桃花江汇流处,海拔200米,高出江面50象鼻山夜景米,长108米,宽100米,山体占地1.3万平方米。由3.6亿年前海底沉积的纯石灰岩构成,山形酷似一头巨象伸长鼻临江汲水,因而得名。清代工部郎中舒书在《象山记》中说:“粤西之奇以山,粤西之山之奇以石,而省城相对之象山,则又其奇之甚焉者。”象山的神奇,首先是形神毕似,其次是在鼻腿之间造就一轮临水皓月,构成“象山水月”奇景。象鼻山素以粤西奇山著称,山水岩洞而外,题刻多且珍贵,还是古来兵家战略要塞。 水月洞 在象鼻山的象鼻和象腿之间有一洞名曰“水月洞”。距今约1.2万年前,地壳抬升,漓江缩小,江水在山体东麓冲刷溶蚀出一个长17米,宽9.5米,高12米,位干象鼻与象眼之间东西通透的圆洞,即“水月洞”,又名朝阳洞。江水穿洞而过,山洞如明月浮水。宋代蓟北处士《水月洞》有诗赞曰:“水底有明月,水上明月浮。水流月不去,月去水还流。”与象山隔河相望的訾洲翠竹簇簇,果树葱笼,竹篱茅舍掩映其间。若是雨季,云蒸雾腾,村舍与绿树皆似披上一袭轻纱,古人称之为“訾洲烟雨”,将其列为桂林八大胜景之一。此时的巨象仿佛被赋予了生命,在烟雨中惟妙惟肖。《象山记》载,“有石穴一,彼此可以相望,形圆而长,其半人于漓水中,水时高时下,故其穴亦时有大小”。象山的水月与隔江的穿山月岩相对,一悬于天,一浮于水,形成“漓江双月”的奇特景观。 宋代在洞中建朝阳亭,清代改称得月楼,已废。但远在800多年前,围绕水月洞的命名,两位桂州前后任的地方长官之间展开的一场背靠背的笔墨官司,一直成为到此游览的人们永恒的话题。原来,南宋乾道二年(公元1166年),张孝祥游水月洞留连至晚不归,不久再度重游,一高兴题诗作序,因洞口东向,把亭名、洞名、岩名统统已为“朝阳”,并把记述其事的《朝阳亭诗序》该在水月洞北壁。其后,范成大主桂,持不同意见,恢复了原名,写下《复水月洞铭》,并镌在洞的南壁。洞内有张孝祥《朝阳亭诗并序》、范成大《复水月洞铭》、陆游诗稿手札等摩崖石刻50余件。 象眼岩 象山山腰有一岩洞名曰“象眼岩”,是一个南北两侧互相贯通的山洞,高约2米,宽5米~10米,长52.8米,原是一段古地下河道,因位置恰巧在象眼处而得名。象眼岩南北两洞,是眺望风景的绝妙窗口。巨象也正因为有了这一对象服而显得更加神采奕奕。 普贤塔 出象眼岩曲折而上,至象山之巅。山势孤拔陡峭,山岩鳞峋,崖间藤蔓缠绕,山榕依依,山顶树木成荫,小道迂回;绿树丛中,一座喇嘛式实心传塔耸立平岩石之上,即为普贤塔,远看像插在象背上的剑柄,又像一只古雅的宝瓶,因此称“剑柄塔”,或“宝瓶塔”。该塔建于明代,塔高13.6米,塔基为双层八角须弥座,在第二层基座正北面,嵌有青石浅刻的南天普贤菩萨像。普贤塔位于象山之颠,不仅与桂林山水的传说相吻合,又印证了普贤菩萨乘大象之说,而大象驮宝瓶,在亚洲各国的许多传说中,也象征着和平、美好和幸福。 云峰寺 在象山西南麓有一寺名曰“云峰寺”,相传此处原为唐代温灵庙旧址。为了祀奉方信儒和范成大,明代建成“范方祠”。这两位宋代的诗人学者曾先后在桂林做官。范成大于1173年出任静江(桂林)知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史,任职两年,其间他游遍桂林的山、水、洞,写下了广西第一部风物志《桂梅虞衡志》,并感叹:“余尝评往山之奇,当为天下第一。”方信德于宋嘉定七年(121年)曾在此定居,并建一书斋“云崖轩”,成为当时桂林文人重要聚会场所。如今的寺宇为1979年改建的钢筋水泥结构的仿古建筑,两层.三进、五开门,弧形山墙,朱红包住梁和窗棂,碧绿色琉璃瓦。 “象鼻分明饮玉河,西风一汲水应波。青山自是绕奇景,白日相看不厌多”。象山以其栩栩如生的形象,被视为桂林山水的代表,桂林城的象征,令世人叹为观止。 桂林象鼻山历史 宋代在洞中建朝阳亭,清代改称得月楼,已废。但远在800多年前,围绕水月洞的命名,两位桂州前后任的地方长官之间展开的一场背靠背的笔墨官司,一直成为到此游览的人们永恒的话题。原来,南宋乾道二年(公元1166年),张孝祥游水月洞留连至晚不归,不久再度重游,一高兴题诗作序,因洞口东向,把亭名、洞名、岩名统统已为“朝阳”,并把记述其事的《朝阳亭诗序》该在水月洞北壁。其后,范成大主桂,持不同意见,恢复了原名,写下《复水月洞铭》,并镌在洞的南壁。洞内有张孝祥《朝阳亭诗并序》、范成大《复水月洞铭》、陆游诗稿手札等摩崖石刻50余件。 象山山腰有一岩洞名曰“象眼岩”,是一个南北两侧互相贯通的山洞,高约2米,宽5米~10米,长52.8米,原是一段古地下河道,因位置恰巧在象眼处而得名。象眼岩南北两洞,是眺望风景的绝妙窗口。巨象也正因为有了这一对象服而显得更加神采奕奕。 出象眼岩曲折而上,至象山之巅。山势孤拔陡峭,山岩鳞峋,崖间藤蔓缠绕,山榕依依,山顶树木成荫,小道迂回;绿树丛中,一座喇嘛式实心传塔耸立平岩石之上,即为普贤塔,远看像插在象背上的剑柄,又像一只古雅的宝瓶,因此称“剑柄塔”,或“宝瓶塔”。该塔建于明代,塔高13.6米,塔基为双层八角须弥座,在第二层基座正北面,嵌有青石浅刻的南天普贤菩萨像。普贤塔位于象山之颠,不仅与桂林山水的传说相吻合,又印证了普贤菩萨乘大象之说,而大象驮宝瓶,在亚洲各国的许多传说中,也象征着和平、美好和幸福。 在象山西南麓有一寺名曰“云峰寺”,相传此处原为唐代温灵庙旧址。为了祀奉方信儒和范成大,明代建成“范方祠”。这两位宋代的诗人学者曾先后在桂林做官。范成大于1173年出任静江(桂林)知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史,任职两年,其间他游遍桂林的山、水、洞,写下了广西第一部风物志《桂梅虞衡志》,并感叹:“余尝评往山之奇,当为天下第一。”方信德于宋嘉定七年(121年)曾在此定居,并建一书斋“云崖轩”,成为当时桂林文人重要聚会场所。如今的寺宇为1979年改建的钢筋水泥结构的仿古建筑,两层.三进、五开门,弧形山墙,朱红包住梁和窗棂,碧绿色琉璃瓦。 “象鼻分明饮玉河,西风一汲水应波。青山自是绕奇景,白日相看不厌多”。象山以其栩栩如生的形象,被视为桂林山水的代表,桂林城的象征,令世人叹为观止。

画一世沉沦 24   |   2020-07-04 13:02:04.103

举报 答案纠错
80 0

画一世沉沦 24

采纳:30

象鼻山原名漓山,位于广西区桂林市内桃花江与漓江汇流处,山因酷似一只站在江边伸鼻豪饮漓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,被人们称为桂林山水的象征。

象山以神奇著称。其神奇,首先是形神毕似,其次是在鼻腿之间造就一轮临水明月,构成“象山水月”奇景。因此,象鼻山是桂林的城徽山,是桂林旅游的标志山,它坐落在桂林市中心的漓江与桃花江汇流处,形似一头巨象,象鼻和象腿之间是面积约一百五十平米的圆洞,江水穿洞而过,如明月浮水。坐落西岸的象山水月与漓江东岸的穿月岩相对,一挂于天,一浮于水,形成“漓江双月”的奇特景观。

深海情劫 38   |   2019-05-20 05:43:53.887

举报 答案纠错
256 0

深海情劫 38

采纳:20

       前两天才从桂林回来,我们也是一家人去桂林玩了4天。找的昵称安排的行程,这个行程很划算的。省钱有省心,还有安全保证,超级感谢!!!可以联系昵称问问看哦,微信号(点击复制号码去微信添加)

广西,桂林

眸子中记忆斑驳的流年﹌ 39   |   2021-08-15 14:28:58.169

举报 答案纠错
101 0

眸子中记忆斑驳的流年﹌ 39

采纳:17

西街很好玩呀!

广西,桂林


⑤喺·尒陔ふ 21   |   2020-06-12 07:55:03.776

举报 答案纠错
253 0

⑤喺·尒陔ふ 21

采纳:16

特色景点
攻略
行业资讯
关于我们

微信扫一扫,更优惠!